為什麼科技及政策研究需公眾參與? - 醫療科技與社會小論文

為什麼科技研究及政策研究需要公眾參與?我想,可以分成對科學本身的侷限、和知識在社會建構中如何被形塑這兩方面來討論。科學研究本身以兩種侷限,一是風險管控的侷限,二是研究立場角度的侷限,而在「科技、醫療和社會」第五期雜誌中,有一專文「風險社會’不確定性和科學民主化:STS的未來」充分講解了科學在風險社會中的侷限性。

在該雜誌p.3頁提到,為了建立科學知識,我們必須做出一些假設,得到實驗控制下的知識。然而,當我們要用這種知識描述更為複雜的現實生活,充滿了著成千上萬的人造化學物,科學能夠處理這種情況,真真正正告訴我們實際的風險嗎?顯然不行。但是,沒有公共參與的科學,往往忽略了這種社會風險,自信地給出一個數據結果,引領了相關決策,可是,帶來的危害卻會直接反饋到沒有參與相關決策的一般民眾。如美國牛肉事件。在雜誌p.23中提到,當科學強調自己的絕對權威性、優越性時,反倒給了民眾一種不信任感。唯有讓民眾參與科學相關的決策,理解科學在真實情況中的可能風險,並民主開放讓民眾選擇接納與否,才是對民眾最好的方式。

科學的另一個侷限性,為研究立場的侷限性。因為近來科學研究資助的商業化、利益衝突的可能性,使得科學數據可能並不像其宣稱的這麼具有客觀性,在「A Turing Point for Conflicts of Interest – the Controversial over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」論文中,即檢討了致癌率研究中,菸草商贊助研究人士參與審核引發的爭議,以及日後NCA委員會對科學研究資助的立場規定。另外,在「Constriction rBST in Canada Biotechnology – Instability and the Management of Nature」一論文p.325中,提到了Monsanto公司為使rBST生長激素使用核准通過,隱瞞了相關使用rBST乳牛罹患乳腺癌比例的統計數據。因此,透過公眾參與的科學,才能讓民眾有機會檢視各研究立場,質疑數據的公正合理性,進而追求最真、最符合民眾利益的決策。

除了科學自身的侷限性外,透過公眾參與,才能使知識合理被社會建構,為民眾所正確認知。在「免洗餐具的誕生;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格分析」中,可以看到因為政策宣導致B型肝炎經過社會建構,被民眾錯誤的認知,而開始了免洗餐具的大量使用。在前面提到的「rBST生長激素」相關論文中,作者也提到了”Black-Box”的概念,指出若無公共討論的基礎,民眾只會認知到Monsanto公司建立的「rBST」安全無虞的知識,而不會質疑整個知識背後的建構過程。

因此,公眾參與,除了給予討論的空間外,也給予了知識本身被社會合理建構的過程,而不會被政府、財團等單一把持形塑。 總結來說,科技研究及政策決策需要公眾參與,是因為科學本身的侷限,如風險以及研究立場,以及科學知識本身需要合理的社會建構。民眾需要這個權力,去理解科學無法掌控的危害風險、可能造成偏差的研究立場,並且透過參與的過程,去真實了解過去可能被專家學者把持的知識,進而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決策。

本文感謝成功大學醫學院醫療與科技研究所 翁裕峯老師 指導
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