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容應對的策略

博士班資格考過後,

即將開始在診所打工服務,就代表要重新面對自己被說不適合當醫師的心魔。

或許真的沒有那個餘力去當一個非常專業、十分頂尖的醫師,

但我知道,有一些努力過的策略是有效的、是可以延續下去的,起碼可以淡化一些

我與這個世界的隔閡

試圖從系統性原因分析為何給人感覺不夠沈穩,並嘗試逐步擊破加以改善

  • Background 背景

    • 視野極度狹窄

      • 一次只能聚焦在一個人身上,多個對象的反應無法及時回應
      • 在同一個對象上,也只能聚焦在臉部表情上,其他肢體語言有可能會漏掉
      • 動態活動中,無法觀察到立體空間的事物交互,不易插手介入幫忙或即時反應
    • 聽力損失

      • 中高音頻喪失較多
      • 有機率漏失他人述說的話語
      • 一旦對話起始無法建立,造成的溝通窒礙有一定機率妨礙進一步的社交阻礙
    • 成長背景

      • 權威性管教,全面性的覆蓋自主意見
        • 唯唯諾諾
        • 缺乏自信及思考能力
      • 周遭環境的不良回饋,導致對互動的不確定性
    • 心理因素

      • 潛意識認為所有的交涉不順利都是自己的缺陷造成
      • 設定了一個可以完美回應所有溝通社交期待的形象,反而更容易卡死
      • 過度要求狀態,能夠全力發揮以額外的注意力去符合正常人的水準,反過來增加焦慮
      • 環境的焦慮跟壓力交互易造成負回饋
  • 外在表現

    • 口說

      • 聲調易拉高、高亢
      • 語速易變快、急促
      • 音量容易不自主變大
      • 習慣性的邊口說、邊深切凝視(所有注意力皆放在對方表情回應)
        • 類似一隻貓遭到陌生人的過度關注會引起自然地逃避反應
      • 以上都會給人額外的壓迫感、或甚至營造不必要的敵意
    • 言語內容

      • 從家庭環境習得的命令句、役使句易使人不快
      • 習慣性地否定發語詞也會阻礙正堂溝通的展開性
      • 太多「我覺得—」、「我想—」易增加言語給人的不確定性,減少對人的說服力
      • 有許多冗詞贅字來自於,極端不確定對方是否聽得懂的恐懼意念
    • 肢體語言

      • 為了彌補視野喪失,拉高頻率增加的眼睛掃視、轉頭動作會給人焦慮的印象
      • 駝背、內縮的身體動作會偏向暗示屈從,而非主導
  • 對策

    • 練習將語速放和緩、修飾聲音及語氣
    • 自我想像一個年長者前輩的忠厚聲音,以他的形象來塑造發言
    • 心理建設,練習察覺溝通障礙、拉高注意力引起的焦慮反應,將整個人的氣質穩定下來
    • 記得不是沒有任何外在手段對抗聽不清楚這件事,助聽器的調頻、敦請對方說大聲一點都是可用的手段,而非是死嗑在那邊
    • 將眼睛的焦點適度鎖定在離臉部表情外一點距離的地方,維持讓對方認為你有在關注他,卻又帶有一點距離的從容優雅
    • 減少希望對方一定要聽得懂、溝通無礙的強迫意念。對自己的話語更有自信,讓對話的節奏徐徐展開
  • 典範 王者之聲:宣戰時刻

    • 不被看好的王位繼承者,經歷了一段艱辛的訓練治療口吃
    • 在關鍵時刻,以鏗鏘有力的聲調,鼓舞全國人民
    • 意義不只是口吃矯正這麼簡單,還代表自我、自尊、人格、以及中心價值的確立與篤定。
    • 不停地思考,淬鍊、磨礪這些,最後自信地往外發散。
0%